糖心vlog无限观看下载:糖心淑女繁体中文版-界面调查|被指借慈善涉嫌诈骗数千万,道禄和尚“禄”从何来?

频道:财经 日期: 浏览:1

界面新闻记者 | 王思思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常年着一身长袍,头上有戒疤,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在大多数人的表述里,他的脚步是匆忙的,电话很少能被打通。他的脾气很坏,说话很冲,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嗓门。“但他对孩子很有耐心”,南通市林梓镇一位和道禄打交道多年的人说。

2025年6月,道禄被绍兴警方立案调查时,已从事救助孕妇、儿童工作12年。据他介绍,在自己别墅成立的“护生小居”已救助超过650位孩子。

官方通报称,道禄(原名吴某,男,48岁)自2018年以来,先后伙同历某依(女,35岁)、姜某琪(女,24岁)、吴某雯(女,24岁)等人辗转于江浙多地,以“资助孕妇、助养儿童”为名大量接受社会捐赠,善款大多用于个人高消费,涉嫌诈骗犯罪,已依法对上述4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查封、扣押、冻结相关涉案财物。

案发前,道禄就曾受到诸多网友的质疑。他多次在朋友圈为自己叫屈,“一个孕妇和孩子正常都需要一万多以上的费用,有生病在医院的,有保温箱的,还有在外面没有来的,给路费的,你们天天说我收钱多了,天天要退款……12年的时间,你们谁有12年的时间来照顾这些孩子?”

一个常年冠有正面形象,被几十位孩子称为“爸爸”的出家人,就此跌落神坛。值得注意的是,绍兴警方还同时指出,道禄还涉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护生小居

似乎有预感。道禄曾多次提到,他以后不会有好下场。“不得好死。”护生小居的义工林畅记得,道禄在直播间也常把这种预判挂在嘴边。

林畅在护生小居做了两年半的义工,做饭、洗衣,收拾仓库,偶尔也会帮着照顾孩子。她是那里唯一一位长期义工,其他人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两个月就离开。

所谓义工,大多是被道禄救助的妈妈。这也是林畅所忧虑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长大了还被父母揍的人,怎么能照看好孩子?”

护生小居,原是道禄自己住的一栋3层小楼,位于如皋市林梓镇。2010年,35岁的道禄在厦门普光寺出家。道禄,为他当时的法号。2年后,道禄从普光寺回到家乡南通,入驻普贤寺当和尚。出家人道禄也常常帮助一些单身妈妈,地址就是他自家的这栋小楼。

和义工妈妈们生活,林畅有很多看不惯的现象:为了省事,义工给小点的孩子换尿不湿时,一脚踩一个腋窝;担心尿裤子,她们很少让孩子喝水;性格内向的孩子被吓唬和打骂,变得更瑟缩;五六岁的孩子还戒不掉尿不湿。

关于大龄儿童仍旧穿尿不湿,村民也有提及。在南通市林梓镇,一位家住道禄小区旁边的男性,偶尔会看到他带着孩子们出门吃包子,“四五岁的孩子还穿着尿不湿,正常情况下哪儿会这样?”。

去年夏天,趁孩子们放暑假,林畅才帮着几个孩子戒掉了尿不湿。她对孩子们的生长环境多有质疑,“他有那么多钱,请不起专业的人吗?是因为不重视。”

在受教育问题上也是如此,有的孩子主动辍学,有的被道禄要求退学,“老师总告状,说孩子在学校调皮,他(道禄)说不要念了。”

据红星新闻报道,护生小居被取缔前,道禄带着28个孩子在一起生活。5个女孩和23个男孩,都在五岁以上,上学的有18个。在面对质疑者的一个电话录音中,道禄还曾回应,13岁以上的孩子有7个,6个不上学,最大的16岁。

道禄。其微博用图。

在护生小居,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打”是常见的管教方式。事发后,一位阿姨还两次向林畅求证,“我打孩子会不会被警察带走?”

道禄也对孩子施加暴力。去年春天,一个像小猴子一样爱上蹿下跳的四五岁男孩,被道禄用围脖绑上双腿,拎起来揍。“那孩子很犟,问他服不服,他说,我就是不服。”道禄把他放下来,让其他孩子一起去揍。最后是林畅拦下,带孩子洗澡。

长期在护生小居帮忙的木工曹勇,也见过这种场面,但在他看来,都是事出有因。一个12岁的孩子,长期小偷小摸。再次被发现后,道禄拿着戒尺打他手心。那一次,曹勇和几个人在一旁看着,并不去劝,“这种情况就应该管教。”

33岁的河南人李洁是被救助过的一位妈妈,她理解道禄的良苦用心。在李洁看来,那些调皮的孩子,只有道禄凶一下,才能把他们吓住。一些犯错后的处罚,李洁也认可,“罚站。打手心。大家吃饭,让他一个人在旁边待着。反正让他们从小就有这种服从性。”

待在护生小居的几个月里,李洁观察到了那种长期养成的规矩和秩序。

吃饭前,所有孩子依次洗手,然后围着长桌挨个坐下,等待道禄发号施令。听到“吃饭”两个字,他们才能动筷子。碗里的饭,每个人必须吃干净,不许剩下。饭后,孩子们统一把碗放到一个大盆里,等待义工清洗。

李洁还提到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义工会教他们背古诗和《弟子规》,还唱一些儿歌。“我觉得小孩子在那里面还行,至少是吃饱穿暖,有地方上学,有人照顾,反正比流浪在外面还是强多了。”

在徒弟张哲的讲述里,道禄的救助初心并不单纯,自始至终只是一场生意。跟在道禄身前的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道禄的另一面,“俗人怎么生活,他就怎么生活,对我们不避讳。”

“老大”

徒弟们谈起道禄,常常叫“老大”。

去年底为止,护生小居年纪最大的徒弟是张哲,他是道禄收留的第八个徒弟。

张哲今年24岁,家住南通市九华镇。小时候,父亲家暴,母亲不得已逃离家庭。14岁那年,张哲被酗酒的父亲赶出门。

师徒相遇在万善寺。那是南通市祟川区一座寺庙,道禄曾在那里当和尚。

2017年,在外长期流浪的张哲被万善寺钟声吸引,留在了道禄身边。在他之前,还有七个师兄。那时,道禄会以佛家的礼仪教导徒弟,还教他们打坐、念经。

但师父一直以老大的姿态吩咐徒弟们做事。久而久之,他们私下谈话时,形成了“老大”的口头禅。

道禄很强势,每一句话,都是命令,听到的人只能乖乖执行。道禄发来一张快递单截图,张哲去取快递;道禄让上山砍伐,张哲开三轮车出门;道禄发语音过来,嘱咐放生。张哲打电话给附近市场鱼贩子,几筐鱼丢进放生池,再拍几张照片给他。

道禄在任何人面前,说一不二。义工们想跟孩子合影时,要经过他的允许,否则一律视为偷拍,甚至可能被赶出门。义工之间互留联系方式,也不允许,这是护生小居的规矩。

道禄还会不定时搜查手机。张哲就曾按照他的要求,检查过一些人的聊天记录和相册。

道禄很忙。这几年,他的心思主要在筹款和直播上。有人找过来办事。道禄把任务交给几个大点的孩子,让他们代为行事,发图过来,再由他转交给客户。

道禄(右)。网络用图。

义工林畅透露,道禄对被救助的一些女性,心怀不轨。不仅仅只有通报中提到的历某依和姜某琪。他的不检点行为,还被林畅撞见过。但道禄通常都是解释几句,搪塞过去。

“那些小破事,大孩子看得一清二楚的。”林畅说,这些行为影响到了孩子。一个20岁出头的徒弟,曾有样学样,搂抱了一位被救助的女孩,导致爆发激烈争吵。

事后,道禄发语音给徒弟,吐槽“连泡妞都不会”。他还指导徒弟,要等对方产生好感后再上手。

在林畅眼里,道禄是专挑软柿子捏。他与被救助者的关系看似你情我愿,实际上并不平等,“因为那些人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他(道禄)太明白这些人的人性需求了。”

根据林畅的了解,道禄并不是一个对物欲有很高需求的人,“敛财应该不是他的目的”。但因为“他睡了人家,有人可能要挟他要这个钱。他唯一花钱比较厉害的就在这件事情上。”

2024年11月,张哲离开了护生小居,一场8年师徒之情分道扬镳。

“他只把我当工具,哪里需要就让我去哪里。”张哲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他只被当作一个干活的苦力。直到现在,他都对“没有被师父好好对待”这件事耿耿于怀。

商人吴兵

在南通市林梓镇,提起和尚道禄,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大多数人并不认可道禄的和尚身份,“他算什么和尚?”站在自家门前的徐成边笑边说。他指着距离自己家约300米远的一个小区,“他在那边有好几套房。”

徐成介绍,道禄曾在当地有过两次出名的时刻。一次是开服装厂时,欠下债款,被人追着讨债。另一次,是他以和尚身份开展救助工作。

一位知情者称,道禄原先的富商人设,并不真实。20多年前,道禄还叫吴兵。他和第一任妻子开了家服装厂,但所谓服装厂,只是由猪圈改造的加工作坊。

在这位知情人看来,道禄如今被曝光的一些行径,早有预兆——在开服装厂时,他就曾和一位员工暧昧。这件事,在当地的两位村民那里得到证实,“那位员工后来成为了道禄的第2任妻子。”

林梓镇一位司机曾在过去几年接过几次护生小居的订单。他最有印象的一位女性乘客,是护生小居的义工,大约30岁,是外地一名在编教师。义工告诉司机,护生小居没有自由,不让出门,她只能偷摸出去透透风,中午之前还要赶回去给孩子们做饭。

河对岸小区有道禄的房子。 界面新闻记者王思思/摄

镇上的木工曹勇,小道禄几岁,他的装潢店就开在道禄小区旁边。过去的七八年,曹勇断断续续帮道禄做装修工作,“有时换两把锁,有时修个门,大活小活都接。”

对于抨击道禄的言论,曹勇并不认同:“网友说他生活很奢侈,奢侈个屁。”他眼中的道禄是个做实事的人,每次不论什么活都是带头干。这次出事,曹勇觉得他很冤,“你原本是做了好事,到时候变成坏事,你说你冤不冤?”

护生小居的孩子们,道禄父母也在帮忙带。每天送孩子上学时,道禄父亲开着三轮车一吆喝,车上就坐满了小孩子。“像小鸭子一样”,曹勇形容。孩子多,花销自然也厉害,“现在幼儿园一个孩子一学期就得四五千块。”

镇上一家宠物店主杨阳与道禄相识10年。他称这些年,道禄从狗贩子那里救下不少猫和狗,每次都送到他店里做检查、打疫苗和洗澡,“再让我发个朋友圈找领养。”杨阳还提到,道禄出钱修建了林梓镇河堤两边的坝和几条马路,有时还会给养老院送米和油。

杨阳的几个客户中,就有在帮护生小居带孩子的人,大多是三四十岁的女性。她们在镇上没有正式工作,带孩子能赚取一些费用。据一位义工介绍,江苏、浙江多地都有帮助道禄照顾孩子的人,有些是修行的居士,有些是老年人。

安晓华与道禄相识30多年,他们是同村的邻居。2023年,道禄主动提出要跟经营茶叶生意的安晓华合作卖货。由她帮忙选品和包装设计,道禄直播销售。

安晓华给茶叶品牌取名“守护”,与护生小居形成对照,“希望这些小孩子能被好好守护。”

短短一年的合作,安晓华看出护生小居的很多问题。先是发货时,她找不到负责的人。安晓华提醒,要分工明确。她还建议招一个专业客服,但道禄选择用义工。

矛盾不仅仅于此。最关键的分歧,在货品定价上。由安晓华选品的一罐茶叶,原本定价为128元。道禄觉得利润低,又加了六七十元。安晓华劝“赚钱要细水长流”,道禄坚持自己的定价,“后来我也不好说什么。”

2016年,道禄开始卖月饼和茶叶,近几年又卖手串、红绳、扇子、字画等物。后来嫌发货麻烦,他开始上架一些无实物货品,如一块瓦、一根木头等,贵的有五千多元和八千多元。在徒弟张哲看来,“就是变相让人家捐款。”一位义工也提到,他们顾客的定位是“那种有钱的老板”。

道禄自己写的字画5888元

道禄有5个微信号,3个抖音号。其中一个抖音号是用张哲个人信息注册,后被张哲注销。绍兴市上虞区警方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透露,经初步查实,道禄涉案金额“大几千万”。

一位在护生小居待了几个月的义工称,道禄每天都在做直播,下午一点多播到四五点,吃个晚饭,继续播到晚上十一二点。一个人做直播太累,道禄为此培养了团队,“让几个徒弟学习直播、卖货和运营。”

根据张哲的了解,护生小居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善心人士的捐赠,一是网上卖货。张哲称,道禄建有多个微信群,有善心人士直接在群里转账,也有人向他的支付宝账号打款。张哲有一次向捐款人出示“莲花慈善社”的二维码时,被道禄叫停,转账到了他个人的支付宝账号。

直播间卖货的收款人,也是道禄。“基本上(善款)花在孩子身上的很少,因为有地方能种菜,用的东西有别人捐赠。就是说一大部分都用在了他的私生活上,给了跟他有关系的小丽(历某依)和琪琪(姜某琪),包括家人都留了一部分。”张哲说。

涉案调查

行善12年的道禄“翻车”,始于今年4月,一场感情夹杂着经济纠纷的撕扯。

徒弟张哲的解释是,“小丽跟师父要钱太多,后续她是要护生小居收入的一半,到最后师傅受不了了,要把这个人给踢出去,换成网上说的琪琪。”

小丽和琪琪,都曾是被救助的孕妇,但她们先后成为了护生小居的“女主人”。多名知情者称,小丽跟道禄领过结婚证,琪琪跟他拍有婚纱照。

有义工介绍,小丽来自东北,未婚先孕,不被家人认可。2017年她接受道禄救助,在护生小居生下了孩子。在张哲的记忆里,大约两三年的时间,小丽和师傅的关系就变得不同寻常。

琪琪是在2014年来到护生小居,并很快取代了小丽的位置。她还给道禄写下一份承诺书:我姜某琪承诺,如果父母发现道禄的真实身份、年龄、婚姻状况,我也跟随道禄无怨无悔,厮守终身。

三个人的纠葛,很快引起网友们的注意。一些护生小居的捐助者开始追问道禄的用款情况,甚至打电话给他本人,提出种种质疑。他们还致电给警方,要求退还捐赠的善款。

在道禄半年的朋友圈动态里,几乎都是救助孩子、开直播和放生相关的信息。他也在试图扩大护生小居在网络平台的传播度,继续增加筹款方式。2025年3月4日,他在淘宝开通店铺,售卖和孩子合影的明信片,“为孩子成长添砖加瓦”,购买金额为“100元起”。3月10日,在哔哩哔哩开通账号,号召大家去关注。4月17日,道禄宣告,“从今天开始,不收大家捐款”。

5月15日,面对网友们的用款质疑,道禄在朋友圈发文:一个孕妇和孩子正常都需要一万多以上的费用,有生病在医院的,有保温箱的,还有在外面没有来的,给路费的,你们天天说我收钱多了,天天要退款……12年的时间,你们谁有12年的时间来照顾这些孩子?

道禄朋友圈截图

道禄在评论区继续写道,不再接受任何微信支付宝转账。他还解释了各项费用的去处:建(罗岩山)寺庙花了750万,修路180万,3个水库和挖机花去100多万,被处罚了28万多,修南通放生园和放生池花去400多万。而罗岩山寺庙尚未真正完工,庙里只通了电,还没有水。

关于家产,道禄称自己有7套小产权房,其中一套写的是徒弟张哲的名字,“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现场看,现场核实。我真的吃不消你们这样搞了,如果你们想来接手护生小居,那就来吧。”

仅过两个小时,道禄又发布了一则公告。其中提到,“现澄清配合婚纱摄影为救助孩子上户口和让亲朋好友知道非单亲妈妈所需。对护生小居卖货养娃,微信、支付宝资金合理使用性请勿造谣诽谤。”

三天后,道禄最后一次在朋友圈告知,2024年他因修建寺庙违法用地,已被撤销教职身份。2025年5月,他的证书也被宗教部门收回。“如果大家发心护持孩子的,可以直接捐款给莲花慈善社这个账号。”

道禄所说的“莲花慈善社”创立于3年前。2022年,因当地政府不予支持护生小居继续办下去,道禄带着孩子们从南通林梓搬到了浙江上虞,并在当地注册“莲花慈善社”。

公开信息显示,绍兴市上虞区莲花慈善社成立于2022年6月24日,注册资金为3万元。业务范围包括,开展弱势儿童、孤儿、单亲困难孕妇救助等慈善活动和慈善文化交流。

2025年2月,绍兴同济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接受上虞区民政局委托,对莲花慈善社2022~2024年度慈善收支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发现,莲花慈善社收到的捐赠收入未全部开具捐赠票据,且已开具的捐赠票据抬头与实际捐款对象不一致。此外还存在无据支出,大额支出以现金方式支付等问题。

同年3月,绍兴市上虞区民政局出示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当月底完成整改。

天眼查显示,道禄名下共有4家企业,其中仅有南通护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存续状态。南通护生小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如皋市护生小居工艺品厂、绍兴市上虞区护生百货商行均显示已注销。

6月26日,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发布通报:今年5月以来,我局接大量群众报警,并关注到网络上“道禄骗取钱财”相关信息,于5月21日立案侦查。现查明,道禄(原名吴某,男,48岁)自2018年以来,先后伙同历某依(女,35岁)、姜某琪(女,24岁)、吴某雯(女,24岁)等人辗转于江浙多地,以“资助孕妇、助养儿童”为名大量接受社会捐赠,善款大多用于个人高消费,涉嫌诈骗犯罪,我局依法对上述4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查封、扣押、冻结相关涉案财物。同时查明,道禄还涉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通报中所说的历某依和姜某琪,分别为道禄的前女友与现女友。吴某雯,为道禄与第一任妻子的女儿。

2022年,河南的李洁和丈夫在宁波打工,每月工资两三千元。怀上二胎后,因担心养不起,她曾经求助于道禄。十几天前,得知道禄被调查的信息,李洁“心里面难受死了。”作为曾经被救助的对象,护生小居在她心里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像我这种底层人,一个月挣几千块钱,它存在着我心里面会有一种慰藉,现在觉得很遗憾。”

去年5月,杭州的高先生去了趟位于绍兴的护生小居。一进门,中间是一个大堂,摆放着长桌长凳,用以让孩子们吃饭和学习。里面还摆放着茶桌和木柜,木柜上挂着毛笔字写就的“和尚爸爸”和“护生小居”。“莲花慈善社”的牌匾横放在柜子上方。左右两侧偏房为二层楼结构。

道禄感叹自己一路走来困难重重。高先生问,这件事要做到什么时候。做到孩子被重视,道禄回答。高先生有所打动,当场转了一笔钱。

孩子何去何从

绍兴市上虞区杨溪村村民,对道禄并不陌生。“被抓走了。”路边摆摊卖水果的老人说。他们低头交流几句,再叫一声“骗子”。

过去的两三年间,道禄就住在这条马路的一个斜岔路上。那里原是一座几乎被废弃的包公殿,有上百年的历史。2022年,道禄带人重新修整后,改成了四合院格局,注册成立“莲花慈善社”。目前,这里的庙门已上锁。

位于绍兴上虞的护生小居。 界面新闻记者王思思/摄

紧挨着护生小居的村民家,已来过很多人,她不堪其扰,不愿多说什么。丈夫却很有表达欲,“和尚比我们村委会给村里的贡献还大。”妻子在一旁拦着,没让多说。

义工林畅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当地盛产杨梅,去年道禄直播时帮村里解决了销售杨梅的烦恼,“那时候一天十来筐就走掉了,周边的邻居都享受他的恩情了。”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道禄还是会帮村民销售杨梅,“他(道禄)在杨梅快下来的时候出事了,其实很多人当时肯定已经做好了卖给他的打算。”林畅叹息,“今年的杨梅他们肯定抓瞎了。”

3年前,李洁做义工时,偶尔在村里闲逛。有村民跟她拉家常,“小孩子不是这么养的,要在一个家庭里面养,得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各种亲属关系。”还有村民觉得,那里的孩子吃不好,也穿不好,“这样子不行,不是长久之计。”

这些话传到道禄耳朵里,几句话就被他否决了下来。他认为孩子们从小生活在集体中,犹如置身于一个小社会,女孩不会养成“公主病”,男孩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小皇帝”。李洁记得道禄还说了句,“你放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这些年,道禄声称自己救助了600多个孩子。他个人的视频号简介里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有超过650位孩子出生。但大多数孩子都被妈妈们接走,只有70多个留了下来。道禄曾告诉一位质问他的捐助者,他身边共有50多个孩子,剩下的都散养在不同家庭。

事发后,护生小居和散养在各地的孩子们都被接走。据红星新闻报道,护生小居在案发前共有45名儿童,其中来自如皋的儿童有14名,来自上虞的有31名。部分孩子已经联系到家人接走。上虞区相关部门人士称,不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也不存在买卖孩子的情况。

义工林畅还透露,这些孩子中,“有二三十个没有户口”。

给孩子上户口的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道禄。曹勇记得,前几年道禄曾询问过,能不能把一个孩子的户口落在自己家。曹勇是拒绝的态度。接受采访时他笑言,“万一哪天我发个横财,明明两个小孩突然变成三个小孩的,财产都要多分出去一份。”

道禄最后一次找他时,再次争取,“哪怕给你点钱”。“不行不行。”曹勇还是笑着拒绝掉了。

有人说,现在单身妈妈也能给孩子上户口,应该联系孩子的妈妈。林畅反问,“16岁的妈妈怎么给孩子上户口?”还有一些妈妈,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也无法把孩子接回去。

但林畅顾虑最多的,是孩子们的现有状态和心理问题。在她看来,护生小居的孩子们情商普遍偏低,“得在实际年龄上乘以2/3。”她拿最大的孩子举例,“别看张哲20多岁,他的情商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我很担心这些孩子。有些心理上是有创伤的,他们不自信,也不够团结,没有求人的意识,也缺乏共情能力。”林畅希望能有政府或专业机构去关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现在他们还小,且情商发育得晚,所以他们一定会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经历很多问题。”

(林畅、张哲、李洁、安晓华、徐成、杨阳为化名)